“AI+物联网”微专业2025年招生简章
想掌握“人工智能+物联网”前沿交叉技术吗?
想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黄金机遇吗?
电子系依托省级一流本科专业“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”,整合人工智能、物联网领域优质师资与产业资源,重磅推出“AI+物联网”微专业,助你构建“懂理论、能开发、善应用”的复合型技术能力,在智能时代核心赛道抢占先机!
一、培养目标
本微专业面向智能制造、智慧家居、智慧城市等领域的“AI+物联网”融合发展需求,旨在培养既掌握物联网感知层、网络层核心技术,又具备人工智能算法应用与智能系统开发能力的技术型、应用型人才,能胜任AIoT(人工智能物联网)领域的设计、开发与运维工作。
二、招生对象及条件
1. 招生对象
主要面向电子信息类、计算机类、物理类相关专业的二年级及以上在校本科生,同时开放全校二年级及以上对AI与物联网技术感兴趣的理科专业本科生报名。
2. 报名要求
具备一定的电子电路、计算机基础(如C语言编程)相关知识。
遵纪守法、品行端正、无违纪记录,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、动手实践能力及团队协作意识。
主修专业成绩良好(一般要求班级排名前50%),学有余力,能兼顾微专业课程学习。
三、招生计划、学制及特色
1. 招生计划与学制
招生规模:不超过50人;
学制:4学期(2年);
证书发放:完成全部课程且考核合格者,由学校颁发《AI+物联网》微专业修读证书。
2. 专业特色
产教深度融合:联合中国移动山西分公司、北京亿创宏达有限公司等企业,部分课程由企业技术总监、资深工程师授课,对接真实项目场景。
实战项目驱动:围绕“智慧校园能耗监测”“工业设备智能预警”“智能家居控制系统”等真实课题,开展项目式教学,从需求分析到系统落地全程实操,积累项目经验。
学分灵活冲抵:修满微专业10学分并获证书后,经审核同意且报教务部批准,可冲抵主修专业培养方案中不超过2学分的通识教育选修课或专业选修课学分。
课程名称 |
学时 |
学分 |
开课学期 |
传感器检测技术 |
32 |
2 |
5/6 |
先进通信技术 |
16 |
1 |
5/6 |
嵌入式系统开发(STM32/树莓派) |
32 |
2 |
5/6 |
数据分析算法 |
32 |
2 |
7 |
RFID识别技术 |
16 |
1 |
7 |
边缘计算AIoT系统 架构设计 |
16 |
1 |
8 |
智能系统项目开发实践 |
16 |
1 |
8 |
五、就业前景
1. 核心岗位
AIoT系统开发工程师、物联网感知层开发工程师;智能设备运维工程师、工业物联网数据分析师;智慧家居/智慧城市项目技术员。
2. 就业领域
覆盖智能制造企业、物联网技术公司、人工智能应用服务商、智慧城市建设部门、智能硬件研发机构等。
3. 薪资参考
应届生起薪高于传统电子类岗位25%~35%,合作企业将对本微专业毕业生优先开展招聘,部分优秀学生可获企业提前录用资格。
六、报名咨询
报名时间:2025年9月10日—9月14日;
报名方式:扫描下方钉钉群二维码,加入“AI+物联网微专业报名群”,按要求填写报名登记信息;
审核录取:电子系组织专业教师审核材料,择优录取,9月19日在电子系官网及报名群公布录取名单;
开课时间:2025年秋季学期起,授课时间为晚间(19:00-21:30)或周末,具体课表将在录取后通知。
忻州师院电子系
2025年9月10日